English Version
当前位置: 中心博客
中 心 博 客
博客模式
列表模式


2014 年空间环境盘点

  2014年的空间环境是值得关注的。从之前的情况来看,第24太阳活动周似乎是一个名符其实的“低活动周”。大家开始迟疑,所谓的第24周峰值究竟是已经过去,还是仍未到来?人们迫切地想了解近两年来太阳活动水平的变化趋势,也希望能够预测未来几年太阳活动的情况。本文将同您一起回顾这备受关注的2014年……

第24周太阳活动周峰年是否已经出现?

  众所周知,对于一个太阳活动周而言,11年是它的平均周期。11年当中,平均4.7年是处于上升期,之后再经过6.3年下降到谷底。第24太阳活动周开始于2008年的12月,目前已经经历了6个年头。人们普遍认为2014年太阳活动水平将继续下降。然而,通过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2014年的太阳总体水平较2013年反而有所增长。太阳黑子数和F10.7年均值分别为121和146sfu,各比2013年增长了25%和19%。
  太阳黑子月均平滑值曾于2012年2月达到小峰值(66.9),2014年4月达到新峰值81.9,是本活动周的第2个峰值,也是截至目前本活动周最高值。这一现象符合中科院空间环境预报中心此前预测的“双峰结构”。根据进一步的预测结果,2014年4月份的峰值即为本活动周的峰值,预计下一阶段太阳活动进入下降段。

图 1太阳F10.7月均平滑值的实测与预报

继续阅读

发表在 头条新闻

1月3日日冕物质抛射事件引发大地磁暴

  北京时间2015年1月7日14:00-20:00,地磁有3小时达到大地磁暴水平(kp=7),3小时达到中等磁暴水平(kp=6)(见图1),7日地磁Ap指数达到38。此次大地磁暴事件是1月3日的日冕物质抛射引起的,该日冕物质抛射是伴随活动区AR2253的耀斑爆发产生的。

图1 地磁Kp指数

发表在 头条新闻

活动区 AR2242 爆发大 X 射线耀斑

  北京时间2014年12月20日08:11,活动区AR2242(S18W29)爆发大X射线耀斑(X1.8级),08:56结束,达到橙色警报级别。此次爆发活动还伴随日冕物质抛射。

  活动区AR2242自12月14日转入日面以来,频繁爆发,共产生了1个X1.8级和4个M级X射线耀斑。目前该活动区的面积为1080个太阳面积单位,磁类型为复杂的Beta-Gamma-Delta类型。

  此次爆发位置位于日面西侧,其伴随的日冕物质抛射可能会引发地磁扰动。未来一段时间,预计仍有可能爆发M级及以上级别X射线耀斑。

  关于活动区AR2242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将密切关注并及时通报。

图1 SDO卫星观测到的X1.8级耀斑


图2 太阳X射线流量

发表在 头条新闻

活动区AR2242爆发大X射线耀斑

北京时间2014年12月20日08:11,活动区AR2242(S18W29)爆发大X射线耀斑(X1.8级),08:56结束,达到橙色警报级别。此次爆发活动还伴随日冕物质抛射。

活动区AR2242自12月14日转入日面以来,频繁爆发,共产生了1个X1.8级和4个M级X射线耀斑。目前该活动区的面积为1080个太阳面积单位,磁类型为复杂的Beta-Gamma-Delta类型。

此次爆发位置位于日面西侧,其伴随的日冕物质抛射可能会引发地磁扰动。未来一段时间,预计仍有可能爆发M级及以上级别X射线耀斑。

关于活动区AR2242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将密切关注并及时通报。

图1 SDO卫星观测到的X1.8级耀斑

图2 太阳X射线流量

发表在 综合新闻

“第八届全国空间环境及其应用专题研讨会”在合肥召开

   2014年11月3日至4日,“第八届全国空间环境及其应用专题研讨会”在安徽合肥成功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主办,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协办。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副主任龚建村担任会议科学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万卫星院士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窦贤康教授担任会议科学委员会副主任。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北京航空气象研究所、北京应用气象研究所、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上海卫星装备研究所、信息工程大学、云南大学等20家空间环境相关研究单位和用户单位的80余位空间环境专家学者以及学生参加了研讨。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66篇,会议交流了特邀报告6篇,大会报告32篇。

图1 第八届全国空间环境及其应用专题研讨会参会代表合影

继续阅读

发表在 每月关注

版权所有 空间环境预报中心
COPYRIGHT Space Environment Prediction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