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作为人类探索世界的一种新途径,发展已经越来越完善。在古时候,旅行者主要是用星星作为标记来确定大概的方位。但是当旅行者沿海平面上行远离地球表面时,就需要三维定位。
对于12世纪的航行,需要适时知道纬度、经度和高度等信息。为了适合更迫切的需要,电波系统应运而生,比如罗兰远程导航系统和奥米加导航系统。这些地基系统应用巨大的传输天线沿地面运用电离层来向远距离的陆地和海洋输送低频(LF)和超低频(VLF)电波(图1)。电离层是由于太阳紫外辐射照射上层大气、电离大气而形成的。
近来,建立于空间的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及其它系统已经成为导航极为重要的方式(图2)。人造卫星要比地基系统提供的范围广阔的多。
它们可以为陆地旅行不断地提供指导。当至少有四个卫星出现时,使用者便可以得到准确的三维方位。有时从一个地方可以看到不止四个卫星时(图3),领航员对计算的位置更有信心。
对于地基和卫星系统来说,都会受到电离层的影响。奥米加导航系统(OMEGA)需要它,罗兰远程导航系统(LORAN)试图围绕它工作,GPS受它阻碍。不象用地基系统来进行低频电波传输,GPS应用的是穿过电离层的无线电信号。电离层,位于50km以上直至几个地球半径,随时间既不是均质的也不是常数不变的。它的性质是受太阳和地磁活动影响的,因此,也影响着导航系统的正确运行。由于太阳和地磁活动有着11年周期变化,因此导航员将经历不同于太阳活动低年的太阳高峰时期。特殊的环境将影响导航员对位置确定的准确程度。
磁暴
地磁场是受太阳活动影响的,它的频率和强度是随着太阳周期的不同阶段而变化的。磁暴常常导致电离层暴,当然,这就影响着导航系统。不象太阳的X射线只对地球的日照面有影响,地磁暴的影响是无处不在。但是,电离层的反应也是根据纬度不同有差异,不同的条件,近赤道或者近极地,对于导航员来讲是变化的。一个平静、非扰动的地磁场说明近赤道电离层是非扰动的;这强调周围环境大的变化:对导航者而言,地磁暴有时是敌人,有时是同盟者。
在大磁暴期间地球上的GPS运转是受沿着卫星路径的电离层的总电子容量(TEC)的变化影响的。粒子TEC大量的增加和减少都直接影响着单频率GPS的准确度。双频GPS接收器实际上能测量电离层对GPS信号的影响并且能够很好的适应这些环境。
在较小尺度上,在TEC中能产生闪烁的不均匀结构在不同纬度是变化的。比如:近赤道区域,即使没有磁暴发生, 这里也是最大电离层不均匀结构的活动区域(图6)。表面上,上层电离层的不可预知的密度增加阶段发生在傍 晚时间并且能起无线电波被误导够引。这些射电使GPS 接收器很难正常工作,并且影响着双频和单频GPS接收器。
太阳高能粒子
有时,但常常在太阳高年附近,太阳喷射出大量的高能质子和高能电子。这些高能粒子事件每次会持续几天,并且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天基和地基系统,由于电离层对这些太阳粒子(特别是质子)增加的响应,罗兰远程导航系统(LORAN-C)和奥米加导航系统(OMEGA)信号传播被消弱,特别是在极地纬度。GPS和其它所有的卫星必须和这些影响船上系统的高能粒子抗衡。
从通过天空的星星来标记路线到现在,导航系统已经相当先进。现今,我们最近的恒星调节着导航系统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