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5日,时逢清明时节,春意尚未吹去冬日的严寒,太阳就不甘寂寞,一次小的爆发引发了一次强烈的空间天气事件。地磁暴为2008年以来最强烈的一次,地球同步轨道高能电子通量迅速增长,持续6天发生高能电子增强事件,强度仅次于上个太阳活动周中最强的一次。该次事件发生之突然和猛烈令国内外空间环境专家始料未及,正式敲响了新一个太阳活动周来临的警钟,中科院空间环境预报中心将这次空间天气事件命名为“清明节事件”。
1. 2008年以来最厉害的地磁扰动
过去两年,宁静打盹的太阳带来了地球磁场长时间的安静(图1)。4月3日的全晕日冕物质抛射(CME)在4月5日到达地球,地球磁场猛然间活跃起来,5日和6日的地磁Ap指数迅速升高到了49和46(图1中红色柱子所示),是2008年以来的最高值。地磁Kp指数最高更是达到了7,为大磁暴水平,这也是2008年以来首次出现。
地磁扰动引起地球外辐射带高能电子的快速增长(图2)。从4月6日开始,地球同步轨道连续6天发生高能电子通量增强事件,能量大于2MeV的高能电子日积分通量最高达到了5.4e+09pfu,仅次于第23太阳活动周中最强的2004年7月底的高能电子通量水平。
2. 扑朔迷离的高能电子暴
本次空间天气事件的源头主要是4月3日太阳上爆发的一个B级耀斑,并与之伴随的全晕CME(图3),从而引发了地球空间地磁暴,这在每一个太阳活动周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然而在“清明节事件”中,令人蹊跷的是如此弱的空间环境条件却引发了异常强烈的高能电子通量水平,尤其是发生在太阳活动上升年。高能电子的活跃性与先兆的太阳和地磁活动水平并不匹配!这无疑是“清明节事件”怪异莫测的一面。
3. 新一轮太阳风暴来临的钟声
发生于第24太阳活动周上升期的“清明节事件”,吹响了新一轮太阳风暴袭击的号角,空间天气灾害性事件将再次登上历史舞台了。恰似一声警钟正告人们:及时行动起来,警惕空间天气事件的来临及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面对即将来临的太阳活动峰年,您对太阳风暴了解多少?对它们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我们准备好了吗?请继续关注中科院空间环境预报中心网站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