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空间环境形势预测
3月底,活动区AR2544和AR2545面积持续增大,磁类型逐渐由简单变复杂,预计4月初有可能爆发M级及以上级别X射线耀斑,其余时间太阳活动以极低到低水平为主。
预计4月份,受冕洞高速流的影响,地磁活动在4月4日~5日、17日~19日、23日~28日,地磁比较活跃,短时可能达到磁暴水平;其余时间地磁平静至微扰。
预计4月1日~4日、19日~22日,24日~30日地球同步轨道大于2MeV高能电子通量有可能超过小高能电子暴阈值。
图1 2017年4月份太阳10.7厘米射电流量预测
(数据源自预报中心太阳10.7厘米射电流量中期预报模式)
图2 2017年4月份地磁Ap指数预测
(数据源自预报中心地磁Ap指数中期预报模式)
2017年3月空间环境概述
2017年3月份太阳活动以极低水平为主,有4天达到低水平;地磁活动有9天达到小磁暴水平(Kp=5),2天达到中等磁暴水平(Kp=6);地球同步轨道大于2MeV高能电子通量有21天达到小高能电子暴水平(1.0E8≤Fluence<1.0E9),1天达到中等高能电子暴水平(1.0E9≤Fluence<1.0E10)。
太阳活动:3月份太阳活动有4天处于低水平(3月26日~28日、31日),其余时间为极低水平。日面上共出现过8个活动区,AR2638、AR2640~AR2646。3月份月均黑子数为15.6,月均10.7厘米射电流量为74.7sfu。
3月份地球同步轨道未观测到太阳质子事件发生。
太阳风和地磁活动: 3月份地磁主要产生了3次扰动,均是由冕洞高速流引起。3月1日~6日,受重现性冕洞高速流的影响,太阳风速度在3日最高达到760km/s左右,地磁活动在此期间共有3小时达到中等磁暴水平、30小时达到小磁暴水平以及45小时活跃水平;该冕洞在27日~31日,同样引起地磁扰动,太阳风速度在28日最高上升至780km/s左右,地磁活动共有6小时达到中等磁暴水平、36小时达到小磁暴水平以及33小时活跃水平;3月1日、2日、27日的Ap指数分别为36、32和54。21日~23日,受另一重现性冕洞高速流的影响,太阳风速度在22日最高上升至770km/s左右,地磁活动在此期间共有9小时达到小磁暴水平、30小时达到活跃水平。
3月2日~15日、23~26日、28~31日,地球同步轨道大于2MeV高能电子通量超过小高能电子暴阈值,其中7日达到中等高能电子暴水平。
图3 3月25日的冕洞示意图
图4 2017年3月行星际太阳风和磁场(ACE卫星观测数据)
图5 2017年3月地磁AP指数
电离层空间环境
电离层环境:3月份L波段电离层闪烁天数增加。3月份中国区域未发生电离层突然骚扰(SID)事件,无极盖吸收事件。3月份中国区域未发生电离层暴事件。
电离层突然骚扰:3月份无M级耀斑爆发,未监测到电离层突然骚扰事件。
极盖吸收:3月份无太阳质子事件,无极盖吸收事件。
电离层闪烁:3月份L波段电离层闪烁天数增加,海南富克站闪烁天数为3天,广州站闪烁天数为2天。1日广州和海南富克站监测到3月份最强的电离层闪烁事件。
电离层暴:3月1-4日、6日、21-22日、27-28日和30-31日发生中小地磁暴。中国区域未发生电离层暴事件。
注:1. 电离层闪烁事件:S4指数超过0.2,持续10分钟以上。
2. 监测波段:GPS系统L1波段。
每日太阳和地磁活动观测数据
地球同步轨道空间环境
3月1日~4日、6日、21日~22日、27日~28日、30日~31日发生中小地磁暴,当同步轨道卫星处于子夜和黎明段(即地方时为0~6h扇段内),有一定引发卫星高表面充电的概率。
3月2日~6日、8日~15日、23日~26日、28日~31日,地球同步轨道大于2MeV高能电子通量达到小高能电子暴水平,有一定引发卫星深层充电的概率;3月7日,达到中等高能电子暴水平,引发卫星深层充电的概率较高。
图6 2017年3月GOES卫星高能质子通量、高能电子通量,地磁Kp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