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当前位置: 中心博客
中 心 博 客

第24太阳活动周“最大、最强黑子”带给我们什么?


  北京时间2014年10月30日12:17,在爆发完一个M1.2级中等耀斑之后,黑子群AR2192终于开始“休息”,进入“待机”状态。此次爆发活动,已经是该黑子在进入可见日面后爆发的第35个M级耀斑,在此期间,它还爆发了6次X级大耀斑。

  当黑子群AR2192还藏在太阳背后时,就爆发了多个M级耀斑,并伴随有巨大的日冕物质抛射。10月17日,在转入可见日面后,面积持续增加,磁类型交错复杂,蕴藏着巨大能量。其面积在10月27日最大达到2750个太阳面积单位,为地球大小的数十倍,成为自1990年11月18日以来的最大太阳黑子。按照耀斑爆发的次数和等级来讲,已经成为第24太阳活动周以来的最强爆发活动,因此,该黑子可称之为第24太阳活动周的“最大、最强黑子”。下图是SDO卫星观测到的10月26日X2.0级耀斑成像图。

  但是,该黑子在日面期间的所有爆发活动,没有伴随太阳高能质子事件,也没有朝向地球的日冕物质抛射事件,我们所使用的卫星、导航、地面电力等技术设备和系统,可谓是有幸躲过了一大劫。

  不过,这些太阳耀斑还是会对向阳面的电离层造成影响,使向阳面发生电离层扰动,进而使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黑子群AR2192爆发的前述M和X级耀斑中,主要有两次爆发活动对我国电离层产生了明显影响:10月19日12:17爆发的X1.1级耀斑、10月22日09:16爆发的M8.7级耀斑就造成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电离层发生短波吸收现象,部分地区达到橙色或黄色警报级别。其余的几次大耀斑爆发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夜间时段,电离层受到太阳爆发活动的影响较小,反之,此时处于向阳面的全球其他区域受到了较大影响。下图给出了10月25日X3.1级耀斑造成的电离层短波吸收情况,从图中可看出,短波吸收主要发生在太平洋和美洲西部地区。


版权所有 空间环境预报中心
COPYRIGHT Space Environment Prediction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