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当前位置: 中心博客
中 心 博 客

2012年空间环境盘点


     因为玛雅人关于2012的预言,“太阳”注定成为了过去一年中的重要关键词。虽然,12月22日的黎明如往常一样到来,但2012年的太阳活动确是处于上升的过程。太阳爆发活动增多,拉响了第24周首次空间环境事件红色警报。本文将同您一起回顾这备受关注的2012……

1 太阳活动整体水平稳步抬升,太阳爆发活动增多,强度增大

      第24太阳活动周始于2008年11月,至今已走完4年的旅程。继2011年太阳活动水平迅速增长后,2012年太阳总体水平较2011年继续抬升(图1),但步伐有所放缓。太阳黑子数和F10.7年均值为82和120sfu,各比2011年增长2%和6%。黑子月均平滑值于2012年2月达到最大,随后缓慢下降,而2012年2月的平滑值是否是24周最大值,还需拭目以待。

图1 太阳黑子数月均平滑值的实测与预报

      2012年日面上共出现了258个活动区,平均每天存在4-5个活动区,最多时日面上共存12个活动区。本年度令人印象深刻的是1402、1429、1476、1520活动区,它们在2012年日地空间大舞台上扮演了几次重要太阳风暴的始作俑者。文章第4部分将做详细介绍。

图2 2012令人印象深刻的活动区

      全年共产生C级耀斑1335个,平均每天为3.7个;M级(黄色警报)耀斑129个,平均每隔3天就产生一个;X级(橙色警报)耀斑7个,最大级别为X5.4级;没有X10级(红色警报)以上耀斑产生。

      质子事件和日冕物质抛射的发生频次,直接反映了太阳爆发活动水平高低。2012年共发生了11次太阳质子事件。其中,大质子事件(红色警报)2次,中等质子事件(橙色警报)4次,小质子事件(黄色警报)5次。对比2011年全年发生的8次小质子事件,2012年无论是在事件爆发次数,还是爆发强度上都远高于2011年。

表1 2010-2012年太阳活动比较

      此外,太阳上爆发的日冕物质抛射事件也较多,引起了多起地磁暴事件。

2 地磁活动整体水平有所抬升,磁暴次数增多

      太阳爆发活动水平增强,通常引起地磁扰动水平的上升。2012年,地磁活动主要受日冕物质抛射(CME)的影响。年均Ap值为9,AP〉=15的天数为48天,占全年的13%,比2011年有所增加。

表2 2010-2012年地磁活动比较

      2012年小地磁暴发生频次明显高于2011年,大地磁暴频次不及2011年,但磁暴的持续时间要长于2011年。3月7-9日,地磁持续长时间发生强烈扰动,9日Ap指数达到68,为24周以来最高值。但无论如何,2012地磁暴级别和发生频率与第22和23太阳活动周的上升年和峰年同比低很多。这也间接表明,当前的太阳活动水平低于历史上平均状况下太阳活动峰年时的水平。

图3 地磁Ap指数月均值和月均平滑值长期变化

3 高能电子暴次数增多,持续时间较长

      2012年,地球同步轨道高能电子通量全年只有1天达到中等高能电子暴(橙色警报)水平,75天达到小高能电子暴(黄色警报)水平,较2011年多出15天。值得关注的是,2012年发生的高能电子暴持续时间较长,高能电子通量有6次连续5天以上达到高能电子暴水平,其中2次连续8天以上达到高能电子暴水平。

 

图4 2012年地球同步轨道高能电子通量水平

4 2012年关于太阳风暴的记忆

       (1) 24周首次空间环境红色警报-中国龙事件(始作俑者1402活动区)

      2012年1月23日,中国农历龙年的大年初一,此前没有受太多关注的AR1402活动区突然爆发M8.7级耀斑,随后发生质子事件,质子通量迅速上升,首次拉响了第24周空间环境事件红色警报。此次质子事件峰值通量达到6310pfu,如此高通量的质子事件是2003年万圣节事件后最强的一次。M8.7级耀斑伴随的高速日冕物质抛射(CME)在1.5天后到达地球附近,引发了地磁场扰动。此次事件是太阳风暴对地球的三轮攻击的完美诠释。

图5 “中国龙”事件

      (2) 2003年以来最强太阳风暴(始作俑者1429活动区)

      1429活动区磁类型和活动类型表现的非常复杂,2012年3月初,其在日面的13天内,共产生了3个X级耀斑、15个M级耀斑和近20个C级耀斑。

      3月7日爆发2012年最大级别的X5.4级耀斑,高能质子通量快速上升,再次拉响质子事件红色警报。该次质子事件刷新了“中国龙”事件的质子通量记录,达到6530pfu,而且质子事件所含高能成分也更加丰富,成为1976年GOES卫星观测以来的第12高值。

      1429多次连续密集和强烈的爆发所伴随的CME在7-15日致使地磁多次产生扰动。Kp共有19个时段达到了地磁暴水平,当日Ap指数为68,是24周以来的最大值。而地磁扰动过后,地球同步轨道高能电子通量通常快速增长,3月8日-21日的14天内共有11天发生高能电子暴,21日高能电子通量达到橙色警报水平,是2012年通量最高的。

 

图6 2003年以来最强太阳风暴

       (3) 活动区1476爆发

      2012年5月5日,1476转入可见日面,随后几日,活动区面积单位逐渐增加并超过1000,磁类型变为复杂的Beta-Gamma_Delta 型。至5月17日此活动区转出可见日面的13天内,共产生了8个M级耀斑和83个C级耀斑。尽管耀斑很多,但耀斑时间大都很短,没有伴随朝向地球的CME和质子事件。

      5月17日,即将转出日面的1476就在无功而返之际,爆发1个M5.1级耀斑,随后拉响质子事件橙色警报。

图7 1476 爆发83个C级和8个M级耀斑

      (4) 太阳背面的强太阳风暴(始作俑者1520活动区)

      1520活动区7月7日进入可见日面,随后几日,活动区面积单位增加到1460,本活动周内仅次于2011年的1339活动区,磁类型变为复杂的型。

      7月12日,爆发X1.4级耀斑,并伴随朝向地球方向的CME,引发了长时间的地磁扰动,14-16日Kp共有11个时段达到地磁暴水平。7月17日再次爆发M1.7级耀斑,引发中等质子事件。

      7月23,已转到太阳背面的1520再次喷发一超高速CME(~3000km/s),如此高速的CME约5-10年才会碰到一次。此CME于当日到达STEREOA位置,行星际南向磁场分量一度达到-50nt,强度类似于2000年的巴士底事件。如果此次CME朝向地球,将会是一次强太阳风暴。

图8 STEREO A于7月23日监测到的行星际参数

5 小结

      回首2012年,太阳活动整体仍处于上升阶段,从长时间的趋势预报看,2013年是太阳活动高年,但平均活动水平可能会比较低,尽管这样,并不排除偶发强太阳风暴的可能性。期待与您一起关注。


版权所有 空间环境预报中心
COPYRIGHT Space Environment Prediction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