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冕位于太阳大气的最外层。早期称为M区。从色球外缘向外延伸到几个太阳半径处,甚至更远。日冕由很稀薄的完全电离的等离子体组成,温度1~2百万度。日冕的亮度极低,仅为光球的百万分之一左右。日冕辐射的波段范围很大,从X射线,可见光到波长很长的射电波。太阳光谱的远紫外线和X射线主要在日冕中产生,因此常用远紫外线和X射线这两个波段来获得日冕像。日冕的形状和太阳活动水平有关。在太阳活动极大年,日冕接近圆形;而在宁静年则比较偏,在赤道区向外延伸。日冕磁场同光球磁场和色球磁场密切相关。日冕有两种磁结构:一种是封闭式的场结构,其对应的光学结构是盔状冕流;另一种是开放式结构,其对应物是冕洞。在X射线或远紫外线的日冕像中,辐射较弱、亮度比周围小得多的日冕区域,称为冕洞。冕洞大致分三种:①极区冕洞,位于两极区,常年都有。②孤立冕洞,位于低纬区,一般面积较小;③延伸冕洞,从极区向南北延伸,从北极区向南延伸到南纬20°左右,或从南极区向北延伸至北纬20°左右,面积较大。也有人把冕洞分为两类:极冕洞,包括延伸到赤道附近的极冕洞。另一类是赤道冕洞,包括除极冕洞外的所有冕洞。冕洞是太阳上比较稳定的现象,寿命一般为5个太阳自转周。冕洞具有较明显的27天重现性。冕洞磁场的源位于太阳内部,比背景磁场源更深。统计表明,最大冕洞的发展在时间和位置上是与太阳活动中最强烈的耀斑区是一致的。冕洞与高速太阳风有较好的相关性,基本上认为冕洞(很可能是极冕洞)是高速太阳风的源。因此它是太阳上的重要区域。 (撰写:吴中华 审订:都 亨 ) |
中 心 博 客
日冕与冕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