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1日,NASA为了庆祝太阳动力学观测台(SDO)成立五周年,在互联网上发布了一段绝美视频。该视频以SDO所拍摄到的太阳惊人爆发活动场面为素材,视频中利用紫外线和X射线光谱技术拍摄的太阳照片华美异常,是迄今获得的最为震撼的太阳照片。从这个视频中可以看到壮观的太阳耀斑爆发和日珥,让人感觉这些很不真实。有网友评论说:“原来太阳也能展现如此令人窒息的美丽,不得不再次感叹下宇宙的神奇!”那么,SDO到底搭载了哪些仪器,它的科学目标又是什么呢?
太阳动力学观测台(SDO)于2010年2月11日,在NASA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成功发射。SDO运行在36000千米的地球同步轨道,设计寿命为5年,但其携带的燃料可以保证它运行10年。
SDO是SOHO卫星的后继者,也是美国“与日同在”计划的第一颗卫星。它搭载了三部研究太阳的科学仪器:极紫外线变化实验仪(Extreme Ultraviolet Variability Experiment,EVE)、大气成像组件(Atmospheric Imaging Assembly,AIA)、日震与磁场成像仪(Helioseismic and Magnetic Imager,HMI),能够实现不间断地观测太阳。SDO的科学目标是在小尺度的时间和空间下,多波段研究太阳大气活动,了解太阳对地球和近地球太空区域的影响,以提高空间天气预报的能力。
● 观测太阳的新“眼睛”
SDO平均每0.75秒拍摄一次太阳图像,所有图像的像素都是4096×4096,成像分辨率比高清电视还要高10倍。卫星每天向地面发送大约1.5太比特数据,相当于380部完整长度电影,运行期间传回的数据量将是美国以往任何一个观测台的50倍。美国航天局说,它是迄今研究太阳及其动态特性最先进的航天器,将成为科学家观测太阳的新“眼睛”。
极紫外线变化实验仪EVE由科罗拉多大学大气和空间物理实验室(Laboratory for tmospheric and Space Physics,LASP)制造,用于测量太阳极紫外辐射照度。太阳释放的高能极紫外线辐射主要会使地球的高层大气加热和电离层形成。EVE的基本科学目标是确定太阳极紫外辐射照度和在多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特性,提高预报极紫外辐射照度变化特性的能力,了解地球空间环境对极紫外辐射照度变化的反应和由此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在SDO卫星之前,借助于TIMED、SOHO和SORCE卫星的观测,人类对太阳极紫外辐射照度的了解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EVE仪器在短波(低于30纳米)范围内的光谱分辨率比以往的卫星提高70倍,时间分辨率则提高30倍。
图2 EVE观测结果
大气成像组件AIA由洛克希德马丁太阳与天文物理实验室(Lockheed Martin Solar and Astrophysics Laboratory,LMSAL)负责,用于高精度观测日冕,在多波段上同时对太阳成像,空间分辨率约1角秒,时间分辨率为10秒。与以往观测仪器不同的是,AIA首次提供多谱段、近实时、宽覆盖的连续温度范围的高分辨率日冕图像。在设计上,AIA采用4个20厘米孔径、双通道正入射望远镜,每个望远镜选择不同的谱段,整体上可观测10个极紫外通道。AIA的视场为41角分,可以保证AIA能对整个日冕成像。
图3 SOHO/EIT、TEREO/SECCHI、SDO/AIA在极紫外辐射波段的观测结果比较
日震与磁场成像仪HMI由斯坦福大学负责,用来研究太阳变化的源,了解太阳的内部结构和磁活动。HMI测量太阳光球层的运动,用于研究太阳震荡,测量谱线的偏振,及研究光球层磁场的三分量。利用HMI获得的数据,确定太阳变化的内部源和机制、太阳内部的物理过程与表面磁场和活动之间的关联。HMI与SOHO卫星上的迈克尔逊多普勒成像仪(MDI)原理相同,都是通过测量选定谱线的多普勒频移,确定光球层的震荡速度,不过HMI具有1角秒的高分辨率,时间分辨率为4.1秒,视场为34角分,成像稳定性为0.1角秒。
● “日夜坚守”—SDO已经取得的观测结果
NASA于2010年4月下旬公布了来自SDO的首批探测结果,展示了物质流从黑子向外运动的细节和太阳表面活动的特写,首次对太阳耀斑进行了大范围极紫外波段的高清晰度测量。NASA太阳物理学部门负责人理查德费舍尔说:“探测卫星这次传来的初期图片展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太阳,在40多年的研究中我从未见过的场景。SDO卫星将改变我们对太阳和其活动过程的理解,将对科学领域产生巨大影响,其影响力就如同哈勃太空望远镜对现代天体物理学的贡献一样。”
SDO运行五年多来,记录了大量太阳活动的细节,很多照片都让人印象深刻。如2010年8月1日,日面上爆发了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C3.2级小耀斑,同时距离该耀斑40万千米之外有一大暗条爆发,大团的等离子体物质被快速抛射出来,引起了日冕结构的巨大扰动。刚刚发射不久的SDO卫星就记录下了太阳这次大尺度爆发活动的许多细节,使得此次太阳爆发活动更加引人注目。2011年2月15日,太阳爆发了24太阳活动周的首个X级大耀斑,打破了太阳长达4年之久的沉寂期。SDO记录了这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充分展现了太阳耀斑爆发的过程和细节。再例如,2014年10月下旬,日面上出现自1990年11月以来面积最大的活动区并在日面爆发了6次大X级耀斑和35次M级耀斑、2015年3月15日,造成24周最强地磁扰动的源头—日面物质抛射(CME),SDO都一一全程拍摄记录。今后,SDO仍将日夜坚守,继续呈现给我们更多惊心动魄的太阳爆发活动的壮观画面,为科学研究提供宝贵的观测资料。
图4 SDO/AIA拍摄到的太阳耀斑
图6 SDO/AIA拍摄到的活动区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