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风暴发生时,地球外辐射带经常会发生高能电子暴事件,这对于运行在地球同步轨道的卫星来说,不啻一场灾难。不仅如此,周期性出现的冕洞高速流同样能引发高能电子暴,致使卫星环境更是雪上加霜。同时,地球同步轨道是各种导航、通讯和气象等卫星十分集中的地方。因此,对于尽可能减少恶劣空间环境给卫星带来的损失,提前预知高能电子暴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和措施。
2014年首次质子事件上升至红色警报级别
北京时间2014年1月08日06:35开始的橙色级别质子事件于1月09日07:20达到红色警报级别(大于10MeV质子通量超过1000pfu),最大通量曾达1020pfu。
预计质子事件将持续2-3天。本次质子事件是由1月8日的X1.2级耀斑引起的,预计耀斑爆发所伴随的日冕物质抛射(CME)将于1月9-10日左右到达地球附近,届时发生大地磁暴的可能性较大。
黑子群1944目前处于日面中心西侧,未来几天仍有可能继续爆发。关于近地空间环境的发展态势,我们将密切关注并及时通报。
第24太阳活动周以来最大黑子群引发中等质子事件
北京时间1月08日02:04爆发大X射线耀斑(X1.2),并伴随有朝向地球的日冕物质抛射(CME)。随后,地球同步轨道高能质子通量快速上升,06:35达到橙色警报级别(大于10MeV质子通量超过100pfu),通量最高曾达423pfu。
该次爆发活动是由日面上相邻的两个黑子群1943和1944共同引发的,自2014年1月1日黑子群1944转入可见日面以来,其面积逐渐上升,在1月7日达到1540个太阳面积单位,成为第24太阳活动周以来面积最大的活动区。受此影响,太阳10.7厘米射电流量(F10.7)达到237sfu,也是第24太阳活动周以来的最高值。
预计质子事件将持续2-3天。本次耀斑爆发伴随的日冕物质抛射(CME)将于1月9-10日左右到达地球附近,届时可能引发地磁暴。
黑子群1944目前处于日面正中心,未来几天仍有可能继续爆发。关于近地空间环境的发展态势,我们将密切关注并及时通报。
活动区AR1893爆发X级耀斑
北京时间2013年11月19日18:14,日面西边缘活动区AR1890爆发大X射线耀斑(X1.0级),并伴有偏晕日冕物质抛射(CME)。地球同步轨道大于10MeV质子通量有所上升,但尚未达到质子事件水平。目前该活动区的面积为480,磁类型仍为复杂的Beta-Delta 型。
由于该次爆发的位置处于日面西边缘,预计该CME到达地球的可能性不大,不会引起地磁扰动。
未来一天,活动区AR1893仍将处于可见日面上,预计仍有可能爆发M级以上X射线耀斑。此后,该活动区将转出可见日面。关于空间环境的发展态势,我们将密切关注并及时通报。
“第二届亚洲-大洋洲空间天气联盟研讨会”在昆明召开
2013年11月4日至7日,“第二届亚洲-大洋洲空间天气联盟研讨会”(The 2nd Asia-Oceania Space Weather Alliance Workshop)在昆明成功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办,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协办。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吴季主任担任会议主席。来自中国科学院、日本通讯与计测研究所、韩国空间天气中心、美国大气与海洋总署空间天气预报中心、澳大利亚通讯与空间服务中心、俄罗斯极地研究中心、比利时皇家天文台、印度国家物理实验室、越南地球物理研究所、泰国先皇技术学院、印度尼西亚国家航空学院等全球11个国家的29个机构的99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