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当前位置: 中心博客 | 每月关注
中 心 博 客
博客模式
列表模式

神舟十号载人交会对接的空间环境保障

   随着神舟十号于2013年6月26日在内蒙古安全着陆,中国顺利完成了第五次载人航天任务。2013年是第24太阳活动周的峰年,神舟十号任务期间的空间环境如何?中科院空间环境预报中心又是如何为其保驾护航的呢?

风云突变的空间环境

  
  影响神舟十号发射运行安全与航天员安全的轨道空间环境主要是大气环境、高能辐射环境和流星体环境等。其中大气环境和高能辐射环境的变化主要受太阳活动与地磁活动的制约。太阳活动是近地空间环境的扰动源,大的太阳爆发活动直接影响近地空间环境,如产生的太阳质子事件会引起高能辐射环境变化,给航天器和宇航员造成辐射伤害;日冕物质抛射引发的地磁暴会使高层大气密度迅速上升,导致低轨道上航天器的阻力增加,从而改变航天器的正常运行轨道,增大航天器定轨及轨道预测的误差。

图1 神舟十号成功发射

(more…)

厚爱地球的5月太阳风暴

   2013年5月中旬和下旬,活动区1748和1745先后爆发了大太阳风暴。不过,活动区1748爆发时位于日面东边缘,而活动区1745爆发时位于日面西边缘,两次大爆发活动都不朝向地球,没给地球带来太大的麻烦。在5月份,地球连续躲过了两次太阳风暴的正面袭击,让人不得不感叹太阳风暴对人类的“厚爱”。然而,如果两次大爆发活动都是朝向地球爆发,结果又会如何呢?下次地球还会这么幸运吗?

事件的回顾

  
  1748活动区爆发:2013年5月中旬,“沉寂”数月的太阳突然发力,1748活动区在13-15日相继爆发了4次X级耀斑(图1),并且均伴随有强烈的日冕物质抛射(CME)。不过,由于1748活动区在爆发的时候,位置偏于日面东边缘,爆发并不朝向地球方向,其喷发的大量物质和能量绝大部分偏离了地球,一小拨到达地球的物质仅仅引起了小太阳质子事件和小地磁暴。

图1 活动区AR1748爆发的耀斑和CME以及引起的太阳质子事件和地磁暴

(more…)

月表环境与等离子体

   月球,俗称月亮,是环绕地球运行的一颗卫星。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是384400千米)。月球是被人们研究得最彻底的天体。人类至今第二个亲身到过的天体就是月球。1969年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成为最先登陆月球的人类。我们肉眼所见的月亮表面上“波澜不惊”,似乎是一个寂静的世界。然而,月表环境与空间环境中的等离子体不断发生着相互作用。

月表的等离子体环境

  
  月球处于日地行星际空间中,遭遇到的等离子体主要是太阳风等离子体和地球磁尾等离子体。由于月球没有地球那样稠密的大气和全球内禀磁场,太阳风等离子体几乎可以直接作用于月球表面。早期人们认为月球只是简单的吸收和阻挡太阳风等离子体。经过人类长时间以来的探测和研究表明,月球表面由于太阳风与月表的相互作用,存在着一个比人们想象要复杂多的月表环境。

等离子体与月表相互作用示意图

(more…)

空间环境预报中心门户网站全新改版

  空间环境预报中心门户网站(www.sepc.ac.cn) 一直是我中心对外进行空间环境预报服务与信息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随着空间环境预报技术的发展以及预报产品和服务内容的增多,为更好地服务于各类空间环境用户,实现以用户体验为主的服务宗旨,预报中心近日对门户网站进行了全新改版。新网站除了常规的在线服务之外,还针对航天器用户特别推出了线下的空间环境保障定制服务。在服务方式上,新增面向用户的电子邮件及手机短信主动推送功能,用户可通过网站进行产品订阅。

在线服务

 
  包括空间环境预报、事件警报、模式预报、数据共享与分析等多项空间环境在线分析服务功能。

空间环境业务预报在线服务

 
  此项功能提供空间环境的日报、周报、月报在线服务,同时还发布未来27天F10.7和Ap指数、太阳活动周预报的最新预报结果。用户通过访问上述业务预报在线服务,了解空间环境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演变趋势。

表1 空间环境业务预报在线服务功能列表

(more…)

2013年是否将发生“毁灭性”太阳风暴?

  ——关于近日媒体关注强太阳风暴报道的分析

    2013年2月,凤凰科技的一篇报道称“近日美国宇航局警告称,地球即将遭受一场毕生难遇的太阳风暴”。国内多家媒体纷纷转载,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航天用户的担忧。那么,现在的太阳活动水平如何,2013年是否会产生强太阳风暴?

 

1. 报道起因 

 

  最近,国内多家媒体广泛关注一则新闻,称“美国宇航局警告称2013年有可能发生毁灭性太阳风暴”。然而,经过证实,美国宇航局近来没有针对太阳风暴发表任何警告。

 

图1 每日邮报相关报道的太阳风暴图

(more…)

版权所有 空间环境预报中心
COPYRIGHT Space Environment Prediction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