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冕洞发出的太阳风高速流的影响,地磁活动比较活跃,并出现了小磁暴。该冕洞(见图)从2002年9月开始,到现在已经稳定地存在了14个月,它的特点是经度跨度大、稳定,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引起的太阳风高速流速度高,对地磁的影响时间较长。
中 心 博 客
博客模式
列表模式
巨大黑子群已经衰减
11月底引起太阳风暴的3个巨大黑子群在本次太阳自转周中明显衰减。目前,日面上面积最大的活动区507(上周的488活动区)面积已降至650(上周最大面积1750),而活动区508(上周的486活动区)面积已降至360(上周最大面积达2610)。这几个巨大黑子群的作用已基本结束,预计不会有大的爆发。太阳已逐渐恢复平静。现在,日面黑子群数目虽然不少,但大多面积小,结构简单。
发表在 头条新闻
CME到达地球引发强烈地磁暴
11月18日的日冕物质抛射于北京时间20日下午4时到达地球,引起了强烈地磁暴。导致长时间的同步轨道磁层定穿越事件,使得运行在向阳面的同步轨道卫星暴露在磁层之外(图1)。极光带向南扩展(图2),在美国的密西根州和威斯康星州都可以看到极光。 继续阅读
发表在 头条新闻
巨大黑子群再次出现
引起上月特大太阳风暴的黑子群486和488又回来了。目前这两个黑子群仍位于日面东边沿,从SOHO卫星上的紫外成像探测结果来看(图1),这两个黑子群仍然非常活跃,486活动区昨天在尚未转出之前就爆发一次M4.5级的X射线耀斑,并同时伴有强烈的日冕物质抛射(图2)。预计随着这两个巨大黑子群的转回,太阳活动水平将再次升高,届时将引发新一轮的太阳风暴。
发表在 头条新闻
特大黑子群在太阳背面爆发
在经历了10月底特大太阳风暴袭击之后,地球度过了将近两周非常平静的日子。但是,通过一种叫作日面全息技术,天文学家可以推算出背对地球那一面的太阳黑子群情况。通过11月12日的日像全息图(图1)来看,在上月底引起太阳风暴的特大黑子并未衰减。而11月11日和12日(图2)观测到的太阳背面发出的两个全晕日冕物质抛射说明,这几个黑子群在太阳背面仍然很活跃。目前,几个大黑子群的先驱484活动区已经转出,另外两个大黑子群486和488活动区也将于本周内,届时可能再次引发新一轮的太阳风暴。 继续阅读
发表在 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