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当前位置: 中心博客中心博客
中 心 博 客
博客模式
列表模式


磁层等离子体探测

   等离子体是磁层中各种物理过程的主要参与者,比如极光,就是等离子体从极区进入大气层导致的。我们知道,磁层中的主要物质就是等离子体,它们被加速、减速、传输、扩散,从而在磁层中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分布和能量。对于这些过程的理解,是空间物理学家们认识磁层物理现象的终极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科学卫星被发射升空,探测磁层中的等离子体情况,这也是迄今为止,人类对磁层等离子体进行探测的主要手段。在磁层探测中,我们需要测量等离子体的速度分布、能谱、质谱和角分布等参量,以了解在磁层这个广袤的空间区域中,等离子体是呈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并对太阳风暴如何做出响应的。探测技术上和行星际太阳风探测大同小异,我们就不再做进一步介绍。对等离子体的探测大致分为三种方式:原位探测、成像探测和多卫星联合探测。

对磁层进行探测的部分卫星

继续阅读

发表在 每月关注

活动区AR2017爆发大X级耀斑

  北京时间2014年3月30日凌晨01:35,活动区2017 (N10W34)爆发了一个大X射线耀斑(X1.0)。此前,该活动区曾在3月29日相继爆发了一个M1.0和M2.0级X射线耀斑。目前该活动区面积已减小至100个太阳面积单位,磁类型变为Beta-Gamma-Delta类型。

  地球同步轨道大于10MeV高能质子最高通量曾达3.2pfu,预计不会达到质子事件水平。由于没有伴随正对地球的日面物质抛射,预计不会引发大的地磁扰动。未来几天,预计活动区2017仍有可能爆发M级及以上X射线耀斑。

  关于该活动区的发展态势,我们将密切关注并及时通报。

图1 SDO卫星观测到的X级耀斑


图2 太阳X射线耀斑

发表在 头条新闻

日冕物质抛射监测

   我们已经知道,日冕物质抛射是规模最大、对地球环境影响最为严重的太阳爆发活动现象。如果抛射出的物质对着地球方向传播,则会对地球的高能粒子环境和地磁环境造成强烈扰动。日冕抛射出的带电粒子达到地球的时间为数十个小时,空间天气预报人员可利用这段时间通过监测提前发出预警,采取防御措施降低影响。那么,日冕物质抛射到底如何监测呢?

日全食原理图及1999年日全食期间拍到的日冕

继续阅读

发表在 每月关注

2014年2月28日发生中等质子事件

  北京时间2014年2月25日08:39,太阳爆发了一个大X射线耀斑(X4.9),并伴随有偏晕日冕物质抛射(CME)。此后地球同步轨道大于10MeV高能质子通量缓慢上升,于22:10超过10pfu,达到小质子事件水平,并一直持续至2月28日。受到达地球的偏晕日冕物质抛射的影响,高能质子通量再次上升,于北京时间2月28日16:35超过100pfu,达到中等质子事件水平。

  截止2月28日18时,地球同步轨道大于10MeV高能质子通量维持在100pfu左右。预计该质子事件仍将持续1~2天。

  关于空间环境的最新发展态势,我们将密切关注并及时通报。

图1 2月25日SOHO卫星观测到的日冕物质抛射


图2 地球同步轨道高能质子通量

发表在 头条新闻

活动区AR1990爆发大X级耀斑

  北京时间2014年2月25日08:39,日面东边缘新生活动区1990 (S15E77)爆发了一个大X射线耀斑(X4.9),并伴随有偏晕日冕物质抛射(CME)。此前,该活动区曾在2月24日相继爆发了一个M1.2和M1.3级X射线耀斑。截止今日,该活动区面积已增大至200个太阳面积单位以上。

  目前,地球同步轨道大于10MeV高能质子通量有所上升,预计有可能达到小太阳质子事件水平;由于CME爆发位置比较偏东,并不正对地球,预计不会引发大的地磁扰动。

  未来几天,预计活动区1990仍有可能爆发M级及以上X射线耀斑。随着该活动区逐渐转向日面中心,其未来的爆发活动对地球空间环境的影响将逐渐加强。关于该活动区的发展态势,我们将密切关注并及时通报。

图1 北京时间2月25日9:00 SDO卫星观测到的太阳图片


图2 太阳X射线耀斑

发表在 头条新闻

版权所有 空间环境预报中心
COPYRIGHT Space Environment Prediction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