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当前位置: 中心博客 | 科普知识 | 空间环境术语
中 心 博 客
博客模式
列表模式

空间太阳观测

  将对太阳的观测系统置于航天器上对太阳进行的观测叫做空间太阳观测。它可以避开地球大气对太阳观测的影响,从而能够扩大观测的波段,提高探测精度,更真切地认识太阳,更好地实现对太阳活动的监测。已进行的空间太阳观测主要有太阳辐射监测卫星(SOLRAD)系列、轨道太阳天文台(OSO)系列、天空实验室(SKYLAB)、太阳峰年卫星(SMM)、火鸟卫星(HINOTORI)和阳光卫星(YOHKON)等。它是构成太空监测网的必不可少的系统。也是实现空间环境监测预报的必不可少的对日监测设置。

                     (撰写:古士芬 修订: 审订:都 亨)

空间环境预报体系

  空间环境预报体系是实现空间环境预报所需要的完整系统,它是由对太阳活动、行星际扰动及近地空间环境等不同层次的空间环境监测系统,以获取实时的空间环境数据;空间环境数据收集、提取的数据库系统;不断更新、不断完善的空间环境预报模式系统;实施预报的计算机系统,显示系统和传输系统;预报的发布和预报产品的提供等部分构成。”信息高速路”使我们可以近乎实时地将预报传递给感兴趣的用户,发展这一系统的时机已经成熟。
                     

(撰写:古士芬 修订: 审订:都 亨)

空间环境预报模式

  是一种具有物理基础的算法,由当前的空间环境状态通过这种算法的运算能够给出空间环境未来某个时段的状态。随着社会对技术系统的依赖性的急速增强,异常的空间环境的影响日趋严重,技术系统变得不可靠或失效。如果能够提前足够的时间给出正确可靠的空间环境预报,或者是在某些情况下为系统设计者提供具有代表性的、定量的模式,空间环境的危害是可能减小或避免的。现在还没有预报能力所要求的具有物理基础的、定量的模式。美国空军已经开发了第一代空间天气的分区模式,投入实际应用后即将增加预报的能力,使用这种描述模式可以运用当前观测数据来推算近地空间不同位置的环境条件。

  为了建立实用的空间环境预报模式,必须首先了解并预报太阳爆发性事件的时间和位置,包括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一但观测到这类事件,就要确定它是否对地球环境产生影响。要成功地在一天或更长的时间提前预报太阳事件,我们需要更多的对太阳和行星际的认识和监测。构建起各层间相互耦合着的动态模式体系。接着是如何将研究模式转化为业务模式,进行模式的确认和检验,及将模式付诸应用。为了尽可能好地回答预报员提出的问题,还需将许多模式集成起来并加入经验的预报技术形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应具备用户友好的界面,容易升级并可适应不同的硬配置。

                     (撰写:古士芬 修订: 审订:都 亨)

空间环境预报

  根据历史的和/或当前的空间环境状态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对未来的空间环境状态作出预测并发布预测结果的过程。根据预报时间提前量的不同,空间环境预报划分为短期预报、中期预报和长期预报。短期预报一般是提前6个小时到几天的预报。中期预报给出未来一周至几个月时间内空间环境的预报,以服务于航天中的发射日期的安排、在轨飞行器的安全措施的安排、载人飞行器的出舱活动的安排以及通讯等方面的任务安排。长期预报是以年为单位,主要预报未来一个太阳黑子周(平均11年)的空间环境的特征参数。短期和中期预报提供一般的环境条件,甚至包括警报类型的事件,但相对于警报,它们不注重时间精确度,只要用户能作出防护即可。短期预报一般以每日预报的形式给出,中期预报一般以周预报的形式给出,长期预报一般以月预报的形式给出,并随时间不断进行预报结果的修正。

                      (撰写:臧振群 修订: 审订:都 亨)

空间环境信息库

  是收集、整理、加工、管理空间环境信息,并能以便捷、有效、快速的方式提供这些信息的计算机数据库系统,是集散空间环境信息的一个工具。通过它,空间环境研究、航天工程设计及其它部门的用户可以方便、快速的搜寻、获取所需的空间环境信息。空间环境信息库的建立是空间环境探测数据、空间环境分布及效应模式等各种空间环境信息日益增长的需要,可以方便空间环境信息的使用,提高空间环境信息的利用率,充分发挥空间环境信息的效益,推动空间环境研究和预报的发展。

                      (撰写:师立勤 修订: 审订:都 亨)

版权所有 空间环境预报中心
COPYRIGHT Space Environment Prediction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