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当前位置: 中心博客 | 头条新闻
中 心 博 客
博客模式
列表模式

活动区AR1990爆发大X级耀斑

  北京时间2014年2月25日08:39,日面东边缘新生活动区1990 (S15E77)爆发了一个大X射线耀斑(X4.9),并伴随有偏晕日冕物质抛射(CME)。此前,该活动区曾在2月24日相继爆发了一个M1.2和M1.3级X射线耀斑。截止今日,该活动区面积已增大至200个太阳面积单位以上。

  目前,地球同步轨道大于10MeV高能质子通量有所上升,预计有可能达到小太阳质子事件水平;由于CME爆发位置比较偏东,并不正对地球,预计不会引发大的地磁扰动。

  未来几天,预计活动区1990仍有可能爆发M级及以上X射线耀斑。随着该活动区逐渐转向日面中心,其未来的爆发活动对地球空间环境的影响将逐渐加强。关于该活动区的发展态势,我们将密切关注并及时通报。

图1 北京时间2月25日9:00 SDO卫星观测到的太阳图片


图2 太阳X射线耀斑

2014年首次质子事件上升至红色警报级别

  北京时间2014年1月08日06:35开始的橙色级别质子事件于1月09日07:20达到红色警报级别(大于10MeV质子通量超过1000pfu),最大通量曾达1020pfu。

  预计质子事件将持续2-3天。本次质子事件是由1月8日的X1.2级耀斑引起的,预计耀斑爆发所伴随的日冕物质抛射(CME)将于1月9-10日左右到达地球附近,届时发生大地磁暴的可能性较大。

  黑子群1944目前处于日面中心西侧,未来几天仍有可能继续爆发。关于近地空间环境的发展态势,我们将密切关注并及时通报。

图1 X1.2级耀斑(左)和其引发的大太阳质子事件(右)


图2 黑子群1944(左)及本次爆发伴随的日冕物质抛射(右)

第24太阳活动周以来最大黑子群引发中等质子事件

  北京时间1月08日02:04爆发大X射线耀斑(X1.2),并伴随有朝向地球的日冕物质抛射(CME)。随后,地球同步轨道高能质子通量快速上升,06:35达到橙色警报级别(大于10MeV质子通量超过100pfu),通量最高曾达423pfu。

  该次爆发活动是由日面上相邻的两个黑子群1943和1944共同引发的,自2014年1月1日黑子群1944转入可见日面以来,其面积逐渐上升,在1月7日达到1540个太阳面积单位,成为第24太阳活动周以来面积最大的活动区。受此影响,太阳10.7厘米射电流量(F10.7)达到237sfu,也是第24太阳活动周以来的最高值。

  预计质子事件将持续2-3天。本次耀斑爆发伴随的日冕物质抛射(CME)将于1月9-10日左右到达地球附近,届时可能引发地磁暴。

  黑子群1944目前处于日面正中心,未来几天仍有可能继续爆发。关于近地空间环境的发展态势,我们将密切关注并及时通报。

图1 1月8日发生的X1.2级耀斑(左)和中等质子事件(右)

图2 黑子群1944(左)及本次爆发伴随的日冕物质抛射(右)

活动区AR1893爆发X级耀斑

  北京时间2013年11月19日18:14,日面西边缘活动区AR1890爆发大X射线耀斑(X1.0级),并伴有偏晕日冕物质抛射(CME)。地球同步轨道大于10MeV质子通量有所上升,但尚未达到质子事件水平。目前该活动区的面积为480,磁类型仍为复杂的Beta-Delta 型。

  由于该次爆发的位置处于日面西边缘,预计该CME到达地球的可能性不大,不会引起地磁扰动。

  未来一天,活动区AR1893仍将处于可见日面上,预计仍有可能爆发M级以上X射线耀斑。此后,该活动区将转出可见日面。关于空间环境的发展态势,我们将密切关注并及时通报。

图1 北京时间11月19日SDO卫星观测到的太阳图片

图2 太阳X射线耀斑

活动区AR1890再次爆发X级耀斑

  北京时间2013年11月8日12:29,活动区AR1890(S11E10)再次爆发了一个大X射线耀斑(X1.1级),并伴有偏晕日冕物质抛射(CME)。此前,该活动区曾在6日爆发了1个X3.3级的耀斑。目前该活动区的面积为920,磁类型仍为复杂的Beta-Gamma-Delta 型。

  由于该次爆发的位置处于日面中心附近,预计该CME可能在11月11日扫过地球,但不会引起强烈地磁扰动。

  未来几天,活动区AR1890仍将处于可见日面上,预计仍有可能爆发M级以上X射线耀斑。关于该活动区的发展态势,我们将密切关注并及时通报。

图1 北京时间11月8日SDO卫星观测到的太阳图片

图2 太阳X射线耀斑

版权所有 空间环境预报中心
COPYRIGHT Space Environment Prediction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