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当前位置: 中心博客 | 头条新闻
中 心 博 客
博客模式
列表模式

3 月 17 日发生第 24 太阳活动周以来最大地磁暴

  北京时间2015年3月15日发生的全晕日冕物质抛射(CME)于17日11点左右到达地球,引起地球磁场强烈扰动。截止3月18日08:00,地磁有12小时达到大磁暴水平,6小时达到中等磁暴水平,3小时达到小磁暴水平,Dst指数下降至-200nT以下,此次地磁暴是第24太阳活动周以来最强地磁暴。

  受此次日冕物质抛射和冕洞高速流的持续影响,预计此次地磁暴事件还将持续3天左右。关于此次地磁暴事件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将密切关注并及时通报。

图1 3月15日卫星观测到的CME


图 2 3月17日发生的大地磁暴

活动区 AR2297 爆发大 X 射线耀斑

  北京时间2015年3月12日00:11,活动区AR2297(S16E14)爆发大X射线耀斑(X2.2级),00:29结束,达到橙色警报级别。

  活动区AR2297自3月5日转入日面以来,频繁爆发,共产生了1个X2.2级和10个M级X射线耀斑。目前该活动区的面积为350个太阳面积单位,磁类型为复杂的Beta-Gamma-Delta类型。

  此次爆发位置位于日面东侧,未来一段时间,预计仍有可能爆发M级及以上级别X射线耀斑。

  关于活动区 AR2297 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将密切关注并及时通报。

图 1 SDO 卫星观测到的 X2.2 级耀斑


图 2 太阳 X 射线流量

2014 年空间环境盘点

  2014年的空间环境是值得关注的。从之前的情况来看,第24太阳活动周似乎是一个名符其实的“低活动周”。大家开始迟疑,所谓的第24周峰值究竟是已经过去,还是仍未到来?人们迫切地想了解近两年来太阳活动水平的变化趋势,也希望能够预测未来几年太阳活动的情况。本文将同您一起回顾这备受关注的2014年……

第24周太阳活动周峰年是否已经出现?

  众所周知,对于一个太阳活动周而言,11年是它的平均周期。11年当中,平均4.7年是处于上升期,之后再经过6.3年下降到谷底。第24太阳活动周开始于2008年的12月,目前已经经历了6个年头。人们普遍认为2014年太阳活动水平将继续下降。然而,通过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2014年的太阳总体水平较2013年反而有所增长。太阳黑子数和F10.7年均值分别为121和146sfu,各比2013年增长了25%和19%。
  太阳黑子月均平滑值曾于2012年2月达到小峰值(66.9),2014年4月达到新峰值81.9,是本活动周的第2个峰值,也是截至目前本活动周最高值。这一现象符合中科院空间环境预报中心此前预测的“双峰结构”。根据进一步的预测结果,2014年4月份的峰值即为本活动周的峰值,预计下一阶段太阳活动进入下降段。

图 1太阳F10.7月均平滑值的实测与预报

(more…)

1月3日日冕物质抛射事件引发大地磁暴

  北京时间2015年1月7日14:00-20:00,地磁有3小时达到大地磁暴水平(kp=7),3小时达到中等磁暴水平(kp=6)(见图1),7日地磁Ap指数达到38。此次大地磁暴事件是1月3日的日冕物质抛射引起的,该日冕物质抛射是伴随活动区AR2253的耀斑爆发产生的。

图1 地磁Kp指数

活动区 AR2242 爆发大 X 射线耀斑

  北京时间2014年12月20日08:11,活动区AR2242(S18W29)爆发大X射线耀斑(X1.8级),08:56结束,达到橙色警报级别。此次爆发活动还伴随日冕物质抛射。

  活动区AR2242自12月14日转入日面以来,频繁爆发,共产生了1个X1.8级和4个M级X射线耀斑。目前该活动区的面积为1080个太阳面积单位,磁类型为复杂的Beta-Gamma-Delta类型。

  此次爆发位置位于日面西侧,其伴随的日冕物质抛射可能会引发地磁扰动。未来一段时间,预计仍有可能爆发M级及以上级别X射线耀斑。

  关于活动区AR2242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将密切关注并及时通报。

图1 SDO卫星观测到的X1.8级耀斑


图2 太阳X射线流量

版权所有 空间环境预报中心
COPYRIGHT Space Environment Prediction Center